家住铜仁路 (十)大游行

           上海展览馆正门前的这段延安中路较宽阔,是每年五·一节与十·一国庆节游行队伍必经路线之一。逢大游行之日,小朋友们一清老早囫囵吞下早饭,匆匆忙忙端着小板凳小竹椅去延安中路占位子。

以前的上海人民广场

           1950月10月1日,上海人民冒着蒙蒙细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第一个国庆节。

大光明电影院的大标语牌

          游行队伍在人民广场接受首长检阅之后开始出发,一路载歌载舞慢慢行进,到延安中路铜仁路时已快十一点了,观看游行的大人小孩从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在太阳底下伸长头颈,竖耳企踵等呀等,等得口干舌燥,浑身冒汗,饥肠辘辘,好容易见到一队队举着红旗彩旗,扛着模型标语牌,开着彩车的游行队伍从远处徐徐而来,那个兴奋激动真正溢于言表。

1958年国庆,上海大世界大楼高悬庆祝国庆的标语

五十年代初的游行队伍

青年学生队伍

           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吹吹打打的仪仗队,之后是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扛着钢花四溅炼钢炉模型的炼钢工人和举着纺锤的纺织女工组成的工人队伍,接着是捧着稻穗棉花簇拥着丰收彩车的郊县农民,随后是雄赳赳气昂昂扛着冲锋枪的驻沪陆海空三军方阵,接下来身着白衬衫蓝裤子花裙子的青年大学生队伍,后面是擎举着少年先锋队队旗,敲着队鼓,举着飞机模型,无线电收音机模型,挥舞着向日葵唱着《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红领巾们,紧接着是花花绿绿边唱边舞的文艺工作者……。

少先队员队伍

           队伍走到铜仁路口已行进了二个多小时,相当疲劳,好在游行队伍在静安寺华山路口结束,所以作为最后冲刺,每拨队伍还会喊喊口号,唱唱歌,来一段表演,观众也就非常地满足。

倾城而出

           若遇天雨,情况就惨了。彩车、模型、标语牌全披上油布塑料布,根本看不清是啥物事,红旗彩旗都湿漉漉地耷拉着,褪色的绉纸纸花把白衬衫染成花花绿绿的花衬衫,人们披着雨衣撑着伞默默行进。尽管如此,马路两侧的观众不怕淋成“落汤鸡”,冒着大雨,撑着雨伞,穿着雨衣执着地目送一批又一批游行队伍消失在马路尽头,如同纽约人圣诞节前顶着刺骨寒风,冒着暴雨大雪观看一年一度的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一样。

           观看游行的小学生往往还“重任在身”,因为老师总归要布置他们写有关五·一节或国庆节的作文,所以哪怕落冰雹也得去观看。老师逢年过节布置写作文最让小朋友头脑发胀。机灵的小学生也有对策,将观看游行的经过流水账似地汇报一下,最后添上一句:“今天,我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五·一节”或者“啊,今天我过了一个多么难忘的国庆节”,未了,句尾添个醒目的惊叹号,大功告成——老师白相学生,学生白相老师。

节日之夜的外滩人山人海

“光荣妈妈”也来参加游行了!

           我对五·一节和国庆节大游行蛮有感情,我在初中一年级时参加了国庆节大游行。

人民广场的主席台

           那次,我们市一女中、市二女中,市三女中等学校的女生组成向日葵方阵,我们身穿白色上衣天蓝色背带裙,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手持金黄色向日葵翩翩起舞。我们后面育才,市西等中学学生组成的少先队队伍。他们走得很整齐,这一半要归功于育才中学严厉的段力佩校长的亲自督阵。

           我们一早六点就在西藏中路集合,一直到十点左右才轮到我们少先队向日葵方阵进入人民广场。我们一路跳着葵花舞前进,到了主席台前,我们全体面向主席台边跳边挥舞葵花热烈欢呼。据说,站在主席台上的华东局领导人魏文伯,上海市领导人陈丕显,曹荻秋看见我们少先队队伍开心地笑了,向我们挥手致意。可是,主席台太高,我只看极小的人影。

灯火辉煌的外滩

国庆之夜的淮海路

   

 

(图片取自网络)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