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铜仁路 (七)125只灯泡

           上海解放时,爱俪园已是敗宇頹垣,百孔千瘡,杂草丛生的废墟。

中苏友好大厦开工典礼

          建国后不久,上海市委为了向全市人民介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老大哥的伟大成就,决定于19553月举办巨型“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经调研,最后选择在遭日寇抢劫焚烧,已是满目疮痍的哈同花园建造展览馆。 

“斯大林模式”的七姐妹楼

           195454日,中苏友好大厦工程破土动工。工程上马迅速得益于来自苏联的现成图纸。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开始重建。根据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回忆,斯大林当时说:“We won the war … foreigners will come to Moscow, walk around, and there are no skyscrapers. If they compare Moscow to capitalist cities, it’s a moral blow to us……”。 斯大林年轻时在奥地利维也纳住过一段时间,维也纳的皇宫及环形大道上富丽堂皇的建筑对从格鲁吉亚农村走出来不久的斯大林的冲击震撼可想而知(参阅《维也纳1913年》)。

中苏友好大厦中央大厅结构工程胜利完工

           斯大林一声令下,从1947年至1953年,在莫斯科接连建造了七座带有俄罗斯巴洛克风格和哥特风格的摩天大楼,人称“七姐妹(The Seven Sisters)”高楼。继而,斯大林又向东欧几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同志+兄弟国家”“赠送”这类高楼,比如:1952-1955年在华沙建造的斯大林文化与科学宫、1952-1954之间建造的布拉格德茹致巴(Družba)大旅馆、1951开始建造至1961年竣工的拉脱维亚科学院等。这些大楼几乎同一模式,人称“斯大林模式”。

大厅大门

侧楼外带小喷泉水池的花园

          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从一开始就由上海建筑师参与设计,对原来苏联专家参照莫斯科全联盟农业展览馆主楼和圣彼得堡海军部大楼制定的蓝图进行了重大修改,构思与设计从原先框架中脱颖而出。此外,大厦的门厅及其他重要结构就地取材,利用从早已倒塌的哈同夫妇巨型大理石合葬墓拆下的整块整块优质白色大理石,其他建材都极其讲究,使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成为当时最优秀,最恢宏,最华美的建筑。(参阅《三十年前游东欧》)

          1954年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建造时,华东地区气候环境不尽人意,上海经历了持续2个月的雨季,遭受了八、九级左右的台风,百年未遇的潮汛和零下10℃的严寒,中苏两国建筑工程师及工人在极度困难的气候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苦战,整个工程历时10个月,于19553月竣工。

直径四米的红五角星试制中

          中苏友好大厦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高度为104米的金光闪闪的主塔,塔尖顶端安装了一个直径4米,内装125只灯泡,总功率为6300瓦的五角星。支撑这个红五角星的是一座由22节钢管连接而成的51.8米高的钢塔。红五角星的红玻璃质量要求相当高,由原上海三民玻璃厂吹泡工唐元华师傅经过30多次试验才成功制成。这颗巨大的红五角星现已历经近70年的严寒酷暑,气候骤变,狂风暴雨,没有变形没有裂痕,展示了上海工人师傅的非凡智慧与精湛工艺。这颗巨大的红五角星曾是全上海的制高点。当时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上海所有建筑的高度不能超过这颗熠熠闪耀的红五角星,因为这是一颗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的红星。

落成剪彩

1955年3月1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新落成的中苏友好大厦开幕,图为排成长龙的参观人群。

            19553月初大厦竣工。31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新落成的中苏友好大厦开幕。这是上海解放后首个来沪举办的外国展览会,参观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平均每天参观人数达5.7万人,盛况空前。

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代表团也在此期间访问上海。图为苏联电影演员契尔柯夫(右)与黄宗英、秦怡(中)畅谈艺术创作体会

          中苏友好大厦设有巨大的工业馆、农业馆、文化馆等,还有可放映电影和举行文艺演出的友谊会堂(后称为友谊电影院)。友谊会堂是中苏两国文艺交流的重要场所,赫赫有名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莫斯科芭蕾舞团、苏联红军歌舞团等都曾在此演出。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天鹅湖》

  

《母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里不时传出《莫斯科郊外的夜晚》《伏尔加船夫曲》《红莓花儿开》《喀秋莎》《小路》等苏联老歌,周边街坊弄堂的大人小孩,甚至一些老太太老先生都会哼上几句。附近的平安电影院,新华电影院,美琪大戏院争相上映苏联电影。那时谁没有看过苏联电影《牛虻》《母亲》《战争与和平》,没有读过苏联小说《卓娅与舒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在人间》《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复活》,绝对属于“out”的另类!

《战争与和平》

          由出生书香门第,祖籍浙江镇海的著名翻译家李俍民先生翻译的《牛虻》更是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李俍民二哥李侠民是共产党员,为中国革命牺牲在敌人屠刀下。在《牛虻》的扉页,李俍民写上:“献给我的二哥李侠民”。二哥李侠民为国捐躯激励李俍民全心血地投入《牛虻(The Gadfly)》一书的翻译,使得《牛虻》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地鲜活,深入每一位读者的心扉。

          不言而喻,这些苏联电影与小说对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人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图片取自网络)

《牛虻》剧照

 

 

后记

          《牛虻(The Gadfly)》是爱尔兰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创作的一部小说,描述1840年代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爱国主义者反抗外来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的运动。小说围绕意大利爱国青年运动成员亚瑟·伯顿的跌宕经历展开。

          这里不得不提时任奥地利陆军元帅的拉德茨基,他极其残忍地镇压了意大利的爱国运动。这位双手沾满意大利人民鲜血的“奥地利英雄”当然得到奥地利统治者的褒奖,老施特劳斯于1848年为这位奥地利“民族英雄”谱写了“《拉德斯基进行曲(Radetzky March )》”。拉德茨基是意大利人民极其憎恨的刽子手,对于意大利人民而言,这是一首辱国曲子。但此曲曲调雄壮,剧场效果极佳,人们渐渐地淡忘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支曲子来。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雄壮的旋律响起,听众情不自禁地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鼓掌,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将音乐会推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自此,《拉德茨基进行曲》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