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铜仁路 (六)哈同花园
铜仁路原属新成区,这是抗战胜利后划分的行政区,1949年后仍沿用。1959年12月2日,新成区与江宁区并入静安区,铜仁路归静安区延安中路街道管辖。上小学时,阿拉西康路小学(已拆,原址上建造了恒隆广场)还属新成区,小学毕业时已成为静安区西康路小学。
2015年11月4日闸北区并入静安区,静安区的地域扩大了。不管怎样,静安区始终位于上海市中心,老静安区更是如此,而铜仁路位于老静安区中心,属上海的钻石地段。这是一条南起延安中路(原福熙路)北至北京西路(原爱文义路)南北朝向,仅约700米长的小马路。铜仁路虽短,却是名人荟萃,独领风骚之地。
铜仁路原名哈同路(Hardoon Road),得名于路最南端爱俪园主人英籍犹太富商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1931)。
哈同于1904年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仿《红楼梦》大观园兴建上海最大私家花园,取名“爱俪园”。园内有楼阁、亭阁,佛塔、石舫、花圃、假山、池塘和观云台二十余处景点,乃中国近代园林精品之一。
功成名就的哈同喜结名流雅士,爱俪园内天天高朋满座。前来佳宾有盛宣怀、罗振玉、章太炎、蔡元培、陈炯明等。1912年4月17日,中华实业会假张园Arcadia Hall(安恺迪大厅)欢迎孙中山先生回国,孙在张园发表演说后,应哈同盛情邀请在爱俪园小住数日。徐悲鸿也曾在爱俪园居住数月。徐悲鸿与第二任夫人蒋碧薇女士在爱俪园相识相爱,开始了“情定哈同园,私奔法兰西”的浪漫史。
章太炎与夫人汤国梨的婚礼在爱俪园举行。
章太炎这位首创在中国报纸刊登征婚启事的清末民初思想家的思想有点特别,他的“择偶理念”是:“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人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蔡元培为他介绍了心仪之人乌镇才女汤国梨,结婚当天他兴奋得竟然连皮鞋左右脚穿错都不知道!
哈同长期居住上海对中国文化,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化有浓厚兴趣。1915年,年已花甲的哈同在爱俪园内设立以中国传说中创造汉字的圣人仓颉命名的仓圣明智大学。学生膳食、住宿乃至学杂费全由校方提供。该校先设小学、中学,后又增设大学与女校。1916年,园内成立了广仓学会。学校与学会均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典章制度为宗旨。康有为、陈立三、王国维、章一山等学者都在此从事教学、编撰和研究工作。仓圣明智大学是上海最早的大学之一,比南洋公学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的交通大学还早六年,可以讲铜仁路是上海最早的学术中心。
哈同及其妻罗迦陵相继去世后,哈同花园曾一度被日军占据,惨遭破坏。哈同领养的十一名信仰犹太教的外国孤儿与罗迦陵收养的九名素奉佛教的中国孤儿为争夺遗产纠纷不息,远在伊拉克,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数位哈同“远亲“也赶来上海插一脚,沸沸扬扬的哈同遗产官司足足打了16年之久。最后,哈同领养的长子乔治·哈同得到将近60%的遗产。
乔治的妻子就是陕西路面粉大王荣宗敬的小女儿,荣毅仁的堂姐荣卓如。乔治·哈同与荣宗敬的儿子是网球朋友。荣家大院(陕西北路186号)与爱俪园只隔一条陕西路,两家都有网球场,两人常常相互邀请,荣卓如也就与乔治相识,喜结连理。中国第一民族资本家与中国第一犹太巨商成为联姻亲家。哈同与罗迦陵过世后,乔治·哈同与荣卓如成了哈同花园的掌门人。然而,荣卓如不习惯爱俪园的生活,尤其看不得清朝王室遣送给哈同的十几名在爱俪园服役的太监花匠与杂役,乔治为她在武康路买了一幢花园洋房居住,直至夫妻俩最后迁居香港。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