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138 弄 蚕宝宝

          一早,仁仁晶晶刚踏进教室,看到班里的同学叽叽喳喳围在老师的讲台边,班主任吕老师站在一旁笑眯眯看着大家。

         仁仁晶晶挤进人堆,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个大大的马粪纸盒子,盒子里黑黑一层小圆点,慢慢蠕动着。

           “这是啥啊?”晶晶好奇地问。

           “蚕宝宝的卵,吕老师托人从老家浙江湖州带来的。”嗲妹妹伦伦轻声告诉晶晶。  

        第一遍上课铃响了,吕老师走到讲台旁,看看全班同学侪到齐了讲:

          “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讲到中国丝绸,为了让大家了解蚕结茧的过程,我托人从老家湖州带来一盒蚕卵,让你们喂养,让你们通过观察蚕卵变成蚕茧的整个过程,对蚕的成长蜕变全过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吕老师把讲台旁靠窗的小桌腾出来,放上五个长方形硬纸板盒子,每个盒子标上了校外小组的号码和组员名单,吕老师用一根小棉签轻轻地在每个盒子里拨入数目相等的蚕卵,盖上了盒子盖。

          “注意了,蚕卵怕光,需保持在暗室里直到孵化成蚕蚁,这几天就让这些蚕卵安静地待在纸盒里,不要喂桑叶,它们还小,不会咬桑叶。大家不要去惊动它们。” 吕老师举起了一只纸盒,接着说,“看见没有?纸盒四周都挖了透气的小孔,蚕卵不会闷死的。记住,大家不要打开纸盒子的盖子。”

        吕老师说完,给五个校外小组分配了桑叶,发了记录蚕宝宝成长的小本子。吕老师详细讲了饲养蚕宝宝的注意事项,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认真记录蚕宝宝从卵,到蚁蚕、到蚕宝宝、到蚕宝宝吐丝结茧、蚕宝宝破茧的每个过程,鼓励大家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与总结。吕老师还希望这次喂养观察蚕宝宝的经历成为大家少年时期一个有意义的经历,一个难忘的经历。

       仁仁晶晶和全班同学侪兴奋极了,期待着蚕卵早早变成蚕蚁。

         三、四天后的课间,吕老师说可以打开盒子看了,由各个学习小组组长打开盒子,大家凑过去看,黑黑的蚕卵变成了灰灰的蚕蚁,小蚕蚁长得不怎样好看。

         “哪恁嘎难看啊!还不如五颜六色的刺毛虫!” 小耳朵不由咕哝。

         “好看不一定是好物事啰,妖怪精侪老好看,侪要吃人咯。”“二师兄”反驳,讲完又觉得自家讲这句不太体贴,不禁舑舑舌头。

         吕老师听见不由地笑了,说; “不要急,过两天就会变成白色漂亮的蚕宝宝了。你们现在可以喂桑叶了,但不要喂太多,先把桑叶洗干净,擦干,剪成小小的碎片,放在盒子里让蚕蚁慢慢吃,慢慢消化。”

        课间休息时,仁仁班的同学侪忙起来了,有的到厕所洗桑叶,有的用自己的手绢把桑叶上的水揩干,有的找来剪刀把桑叶剪碎,然后大家把桑叶小心翼翼地放入纸盒,让蚕蚁慢慢吃。

蚕蚁胃口蛮大,一片桑叶一节课下来就啃光了,每次下课,仁仁他们必须给蚕蚁添加桑叶。

       不到一星期,蚕蚁长成了一个个白白的小蚕蚁,小蚕蚁胃口更大,一只只爬在桑叶上不停地啃桑叶。桑叶一点点少下去,蚕蚁一天天大起来,体态肥胖起来,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蚕宝宝。蚕宝宝的胃口巨大,从早到晚不停地吞食桑叶,速度惊人!站在一旁能清楚地听到蚕宝宝“沙、沙、沙”啃桑叶的声音。

        “哇,伊拉哪恁胃口嘎好,吃的速度嘎快!”晶晶看着长得又白又胖的蚕宝宝叹道。

       “明白啥叫蚕食了吗?”仁仁老嘎嘎地讲。

       吕老师发的桑叶早用完了,幸好“二师兄”家、晶晶家,伦伦家的花园里有高大的桑树,不然蚕宝宝就要断粮了!

       大家忙开了。

        放学后,仁仁和她校外小组的同学兵分三路到“二师兄”家、晶晶家,伦伦家的花园采摘桑叶,清洗桑叶,晾干切碎桑叶,用手绢包好,第二天把干干净净的桑叶带到学校,把一片片翠绿的桑叶铺垫在蚕宝宝的盒子里,让蚕宝宝吃。多余的桑叶存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作为储备“军粮”。

        蚕宝宝越来越多,一上午可以吞食许多桑叶。幸亏仁仁的校外小组同学中有三家有桑树尚能对付,没有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其他几个校外小组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开始发生桑叶危机,眼看他们的蚕宝宝将吃了上顿没下顿,仁仁晶晶“二师兄”决定发扬友爱帮助的精神支持他们,将“二师兄”家那棵桑树的桑叶全部供给其他小组。

       蚕宝宝一天天大起来,一天天变白,一天天胃口变得更大,几乎每节课下课都要给蚕宝宝添加桑叶。星期天到了,不上课,谁到学校来喂蚕宝宝?

        仁仁在学习小组提议,每人带十条蚕宝宝回家喂养,大家侪讲这是个好注意的,一致同意。放学后每个人把铅笔盒里的铅笔、短尺、卷笔套、橡皮拿出来,洗干净铅笔盒铺上干净的桑叶,再把一条条蚕宝宝捧进铅笔盒,兴致勃勃回家去。

       星期天一早,仁仁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的宝贝蚕宝宝。

        仁仁把蚕宝宝的盒子放在阳台阴凉处的小桌上,掀开盒子一角看看里面还有桑叶,放心地去盛了一碗泡饭,搛了几根酱瓜,放在泡饭上,坐在阳台小桌边,陪在蚕宝宝旁边吃早饭,看看蚕宝宝,看看花园里的花。

        仁仁家花园三边篱笆墙旁种植了红白黄三棵攀藤玫瑰。南边种的是红白两种月季,一到花季,一朵朵红丝绒般的双瓣玫瑰和满芯乳白玫瑰竞相开放,远处望去篱笆墙像悬挂着一帘红白花浪翻腾的瀑布;西边篱笆墙开满了散发阵阵浓黁的金黄色相思玫瑰。爹爹讲,黄色的月季花没有红颜色花朵艳丽,就用香味来吸引昆虫,花朵也知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花园中间,爹爹种了几棵牡丹与芍药,还种了好几棵月季,芍药花牡丹花不但好看,还是良药,美味食材。是爹爹最欢喜,最宝贝的花。      

       西墙庇荫处是一溜粉花绿叶,花朵足有汤碗大的绣球花。

        绣球花的花季特别长,从初夏一直开到深秋。绣球花即便凋谢了,花梗还直挺挺地撑着花朵,一片花瓣也不掉。三九严冬时令所有花瓣树叶被寒风吹得一干二净,唯独凋谢的绣球花在一片萧条中坚守绰约风姿。绣球花是做干花的最好材料,仁仁姆妈空闲下来用仁仁他们画画的水彩颜料给枯褐色的绣球花涂上红色、粉色、黄色、蓝色、绿色……,做成干花花束插在花瓶里装点客厅餐厅。

      仁仁曾经读过一名俄国作家创作的短篇童话《七色花》。

        书的主人翁小姑娘珍妮去买面包的路上东张西望,结果她给家里买的七个面包圈侪被跟在身后的流浪狗吃掉了。珍妮发现后生气地追赶那只狗,结果迷了路,来到一个只有一栋小木房的陌生地。她哭了起来。一位不知从哪儿来的老婆婆,送给她一朵由七色花瓣组成的小花,说只要撕下“七色花”一个花瓣念动口诀:“飞哟,飞哟,小花瓣儿哟,飞到西来飞到东”,然后按心愿吩咐小花瓣,心愿马上变成现实。

         “七色花”花瓣帮助珍妮买了各种糖胡桃、粉色面包圈、三轮自行车、马戏票、新凉鞋,还帮助珍妮实现了去北极的愿望。当珍妮遇到跛足的男孩威嘉时,她用“七色花”的最后一片青色花瓣帮助威嘉恢复了健康。

       仁仁,晶晶,文颖,囡囡侪欢喜这个故事,侪希望有一天自家会有这样一朵“七色花”,当然她们侪清爽这是故事,是不可能有的事体。

       “仁仁,”姆妈拿了一只小篾篮来到阳台上,“仁仁,去摘几朵今朝刚刚开的芍药,阿拉吃芍药花饼。”

       姆妈相信“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 。

        每到春天,芍药牡丹开花了,枸杞抽嫩芽了,姆妈就地取材,做美味的芍药花饼,牡丹花饼,做凉拌枸杞豆干,等玫瑰开花了还要做玫瑰酱。

       仁仁一听有芍药饼吃,一下子来了精神,帮姆妈採满满一小篮芍药。     

      一会儿仁仁闻到芍药饼的香味了,仁仁忍不住走到厨房。

       姆妈正忙着煎饼,用糯米粉、精白面粉、白糖、猪肥膘丁拌上芍药花瓣,捏成一个个小圆饼,在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后撒一层绵白糖。

         “侬只鼻头真比狗还灵光,闻到香味了,馋了?”姆妈看了仁仁一眼,搛出一块芍药饼放在一边的盘子上,“喏,拿去吃,馋痨胚!”

       仁仁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饼,

        “哎,哎 手清爽伐?先去汏手,乌龟脚爪一样手来抓东西吃,真是!”

      仁仁舑舑赶紧去洗手,手还呒么揩干就去厨房拿了芍药饼,“好香,好甜!外脆内糯,好吃,好吃!”

        仁仁摇头晃脑美滋滋地品尝着芍药饼来到阳台,一看,啊!蚕宝宝盒子掉在地上,五、六只麻雀叽叽喳喳在啄食肥肥胖胖的蚕宝宝!完了!完了!仁仁伤心地大哭起来。

        “走开一歇歇,麻雀就来了!”仁仁懊悔,边哭边收拾残局,还好盒子里还有四条蚕宝宝。可是,明天哪恁向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交代啊!

       仁仁看着盒子里仅剩的四条蚕宝宝,不晓得哪恁办。

      仁仁望着满园子五颜六色的鲜花,多少希望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