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a) 138 弄 化学课

        仁仁上中学了。还是跟晶晶一个学堂。

        学堂是1931年建的,上海滩知名女校。

        学堂教学楼外观大气,里面设施高档。整幢教学楼地板全部是柳桉木打蜡地板,每三个月打一次蜡;每层走廊,每间教室侪有供暖气的热水汀,只是仁仁读书辰光已不再供暖,成为记载辉煌历史的摆设而已;每个教室的最后面是一个长型衣帽间,供放外套,雨具与雨鞋,羽毛球怕,乒乓球拍,球鞋跑鞋……。  

        呈长方形的教学大楼的顶端却是一个楼高六层的圆形建筑,一层是仿古希腊下沉式剧场的圆形音乐教室,音响效果绝佳,音乐室中间是一台巨大的三角钢琴,四面墙上挂着莫扎特、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家的巨幅画像。

        音乐教室楼上二层是化学实验室,三层是物理实验室,侪是圆形梯形教室,这样老师在教室圆心位置的讲台上讲课,做示范,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全上海恐怕只有仁仁的中学有如此讲究的教室。

        仁仁欢喜新学堂。新学堂是女中,教室宽敞,每人一张独立的课桌一把椅子,比小学条件好多了,不会再“蜗坐”在邋里邋遢,促俚促狹,调皮捣蛋的男生一旁。

       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也是每位同学有独立的课桌椅。化学课的台子上还安装了做实验用的袖珍煤气灶。

        晶晶跟仁仁一样老欢喜新学堂,伊拉两介头还超欢喜教室后面的衣帽间,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她俩一到课间和午间休息时间就躲进衣帽间“成一统”,后来,其他同学也加入进来有说有笑更热闹了。 

       衣帽间还成了伊拉的庇护所,上课疲乏了,悄悄躲进衣帽间眯一会打个磕冲。

        中学第二年,新来的政治课教师是位从华师大刚毕业的青年男教师,老实腼腆,可惜一口带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实在让一帮子女生听起来吃力。每次男老师发现大家呒么听懂伊的意思,赶紧用伊认为的标准普通话再讲一遍,结果,大家还是听不懂,伊急了,面孔涨的血血红,结结巴巴重复,口音更加重,更加难听懂,全班女生被他那副憨相逗乐,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男老师毕竟年轻,呒么经验,一看一教室的女生如此大笑,窘迫地拿起讲义夹逃了,一堂政治课就迭恁“笑光了”。

        结果,全班被教导主任和班主任老师训了一顿。

        仁仁觉得迭恁笑老师确实不大好,暗暗下决心不再笑老师,做个好学生。

        但,那天政治课,老师又急急巴巴乡音普通话混搭了!仁仁努力屏牢不笑。

        这时,晶晶传给仁仁一张小纸条:“注意!老师平时眨眼三秒钟一次,发急起来一秒钟三次!”仁仁抬头看老师,真是迭恁啊!熬不牢“噗嗤”一声笑出来,一想,不好,要闯祸了,赶紧溜进后面衣帽间。

       晶晶紧跟着溜进来,两个人在衣帽间用外套捂住嘴巴,狠命地笑,差一点笑岔气。

        仁仁实在怕上政治课,不笑摒不牢,一笑刹不牢,太吃力了!还是物理课化学课好。 

        物理讲的内容老丰富,还加,物理课还有课外活动小组:无线电半导体小组,船模飞机模型小组。星期天,老师带领大家到长风公园试放飞机模型,在长风公园银锄湖试放船模。

       化学课也有意思,老师把试管里的液体倒来倒去,试管里的液体颜色变来变去,有时还会放出许多气体,蛮好白相。

        一天,老师教大家在煤气灶上安全使用坩埚的方法。仁仁看了不由地想,下趟上课带点啥来烧烧白相相。

         “晶晶,我想阿拉可以在化学课的煤气上烧点东西……,”

         “对!对!对!我也迭恁想,肯定老好白相!”

        星期二夜饭后,顾妈一离开厨房间,仁仁晶晶两介头就偷偷溜进去了,寻到放糯米粉的罐子,舀了一小碗糯米粉,端了一碗水,跑到晶晶睏觉房间,开始搓糯米小圆子,两介头一面搓一面笑,兴奋得不得了。

         第二天午休时,晶晶吃好中饭,把带午饭的钢筋饭盒汏清爽和做好的糯米小圆子放进书包,和仁仁一起去化学实验室上课。

           “现在,请各位同学把坩埚放在煤气灶上,点燃煤气灶,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化学老师讲。

        其实,晶晶早已把盛着小圆子的饭盒搁在煤气灶上了,实验室是梯形教室,站在下面的老师看不清上面同学在做啥。 

        实验室的煤气灶火头很旺,晶晶来不及加水,饭盒子里的糯米粉小圆子开始粘底焦了,晶晶急了,赶紧去拿饭盒子,可是饭盒子烧得滚烫滚烫,晶晶的手刚碰到饭盒子就被烫了一下,赶紧缩回手,饭盒子滚到地上,一盒子糯米粉小圆子撒了一地!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