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38弄 体检
阿彦觉到阿娘近来老奇怪,老是盯牢伊看;阿娘也觉得阿彦老奇怪,哪恁吃了两,三个礼拜“高中馒头”好像一点呒么长肉,阿康阿庚的面孔倒大了一圈。
阿娘搞不懂。阿娘心烦。
宝贝孙子阿彦迭个男小顽哪恁会得胃口嘎小,哪恁会得不欢喜吃肉,一点不像其爷,更不像其阿爷!
男人哪个不欢喜吃肉?!阿康阿庚两个双胞胎呒么肉吃,嘴巴翘得可挂油瓶,整天哭出呜啦喊着要吃肉。伊阿爷高血压,不让伊吃壮肉,就讲“肚皮里呒么油水,皮带松了”,偷偷摸摸开椵橱门“用两双半夹老胖肉吃”!唯独阿彦跟肉有仇一样,壮肉碰也不碰,精肉也只用筷子在茭白炒肉丝,咸菜炒肉丝,青椒香干炒肉丝迭恁的小炒里“像钓鱼一样,钓一,两根肉丝吃吃”;油面筋油豆腐塞肉只吃外面作为包皮的油面筋油豆腐,里面的肉馅伊嫌有壮肉不吃咯;鱼呢,只吃鱼肚皮这部分骨头少的鱼肉;蛋呢,只吃嫩炒蛋,其他白煮蛋、荷包蛋、虎皮蛋,伊讲有蛋腥气,不吃咯。阿彦基本只吃蔬菜,真正怀疑伊啊是和尚投胎。
阿彦不但是“素食者”,还是位“小饭量”,每顿只吃浅浅一小碗饭,顾妈讲:“伊这叫吃饭啊?真正两调羹饭,麻雀也比伊吃得多!”
更奇特的是,阿彦还疰夏。疰夏照理是嗲妹妹的毛病,伊去插一脚!还加,阿彦不仅仅在三伏盛夏疰夏,伊在上海天气闷热的黄梅天就开始疰夏了,真不晓得应该称伊是疰夏,还是疰黄梅,还是黄梅天盛夏天统统疰!
每逢阿彦吃不落呒胃口的辰光,晶晶阿娘就来敲仁仁家的门了:
“仁仁姆妈,我又来了,呒么办法,我老老面皮又来讨救兵了!问侬要点瓶腌雪里蕻咸菜。”
晶晶阿娘拿了仁仁姆妈做的瓶腌雪里蕻咸菜,回家切成寸许长,淋上蔴油给阿彦,阿彦有迭恁清清爽爽的“下饭”,可吃满满一碗泡饭。
仁仁姆妈做的醩油豆腐、醩百叶结、醩黄豆芽、醩萝卜、醩毛豆、也侪是阿彦欢喜的“下饭”。每次,仁仁姆妈做了总不忘叫仁仁端一碗去晶晶家给阿彦哥哥过泡饭。
以前,晶晶家吃肉吃鱼,阿娘老幼无欺一人一份。阿彦不欢喜吃,那块肉,那段鱼就一直搁在阿彦的饭碗上面“供着”,看得阿康阿庚馋煞!最终,阿娘讲:“阿彦,侬不吃,就让阿康阿庚帮忙吃脱算了。”这是每顿饭阿康阿庚最期待的时刻。现在不同了,为了让阿彦长壮,增加体重,阿娘做出规矩,啥人也不能吃分配给阿彦肉和鱼,不但如此,阿娘还要在阿彦碗里多放一块肉,多搁一段鱼。阿娘逼牢伊大碗大碗吃饭,大口大口吃肉,于他简直是酷刑。阿彦头晕啊!阿彦苦恼啊!
终于,有一天,阿彦熬不牢了:“阿娘,侬听啥人讲,高考体检标准,男生必须一米七,体重五十公斤啦?”
“电话间管传呼电话的丁阿姨啊!”
“个么,小菜场老虎灶的刘锅剩好像不到一米七哪恁考进北京地质学院啦?”
“啥人?啥人叫刘啥成啊?”
“老虎灶的兒子啊,叫刘锅剩,锅子的锅,吃剩有余的剩,伊是伊拉屋里的独养兒子,伊拉爷娘给伊取了个‘锅剩’的名字,保佑伊一辈子锅里有饭,吃剩有余。伊小辰光还留根辫子唻,爬勒阿拉弄堂里的枇杷树上采枇杷吃,侬不记得了,阿娘?”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哦,是伊啊!看见过迭个头上拖根小辫子的男小顽,听说,这根辫子不是一般的头发编咯,是生出来辰光娘肚皮里带出来的胎毛胎发留起来的,叫啥个‘龙尾’,男小人有了迭根‘龙尾’不生病,还能长命百岁。
“伊考进啥学堂了?”一旁竖着耳朵的阿爷听见问。
“地质学院,就是学习寻找矿石的学堂。”阿康抢着回答,一边还弯腰弓背做在地上寻找矿石的样子。
“哦,寻地上石头,个么,当然长得矮点好啰,地上石头才能看得煞勒清啊!”阿娘接口。
阿彦无语,只会摇头。
阿彦决定问问刘小虎,搞搞清爽。
小虎讲电话间丁阿姨的儿子考的是公安学院,对身高有特别要求,一般考生体重达到45公斤,就是 90斤就可以了。小虎看着瘦弱的阿彦,同情地说:“你先去称一下体重,看看需要增加多少斤。”
对,应该去称一下,晓得自家究竟有几公斤,但,哪里有磅秤呢?
顾妈讲小菜场有,小菜场装卸菜的地方有只大磅秤,可以称人。
阿娘顾妈陪着阿彦去陕北菜场称体重。称下来 ,阿彦只有42公斤。阿娘讲:“差了三公斤。三公斤肉老多嗰,起码要放两只特号大砂锅了,阿彦啊,侬今朝开始一定要狠命吃饭吃肉了!”
阿彦连连点头。那天起,阿娘填鸭式“喂养”阿彦,阿彦为了达标坚韧不屈地忍受胸闷、肚胀,恶心、反胃的痛苦努力坚持。
两个礼拜后,阿娘顾妈又带着阿彦去菜场称体重。这次,刻度稍稍滑向43公斤一格,阿娘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了一丝希望:
“好像重了一些,哪恁嘎慢啊!”
“真的!”顾妈叹道,“阿彦哪恁吃不胖,不像我,吃白开水都长肉!”
“阿娘,阿娘,侬调调花样呀,上次阿爷买的绿杨村粉蒸肉,阿彦不是吃老大一块!”阿庚一旁听到插嘴。
“侬只小鬼,侬自家想吃对伐?”阿娘朝阿庚看一眼,半嗔半笑地讲。
“嘿,嘿,嘿……。” 阿庚赶紧溜。
阿娘想想阿庚有点道理,从那天起,每天关照阿爷去绿杨村、杜六房、美心酒家,珠江酒家等附近的几家饭店熟食店买点熟菜,买点点心。阿爷当然交关卖力,阿爷自家也欢喜吃啊!
绿杨村的荷叶粉蒸肉、菜包子;杜六房酱汁肉、炸麻雀;美心酒家的蚝油牛肉,咖喱角;珠江酒家烟熏鲳鱼,挂炉烤鸭……一一买回来,阿爷,阿康阿庚,晶晶品品吃得欢天喜地,摇头晃脑,唯独阿彦还是像只麻雀,这盘菜挑点吃吃,那盘菜挑点吃吃,吃得不多,不过总归比以前吃得多了。
体检日期越来越近,阿娘恨不得每天给阿彦吃五顿饭。
体检前两天,阿彦在阿娘陪同下又去菜场称体重,这次接近45公斤了,阿彦阿娘开心啊!不过细细一想,刚刚接近45公斤未免有点不放心,万一,那天体重跌下去一点,万一体检的磅秤比较“扣”, 那就很有可能不合格。但,要在体检前两天再增加一,两斤,绝对不可能啊,阿彦,阿娘心急如焚!
那天下午,林奶奶来邀晶晶阿娘一道去仁仁家喝茶。阿娘心里烦原来不想去,再想想,去讲张讲张散散心也好,跟在林奶奶后面去了仁仁家。
“哎,倷来了,我今朝有样物事给倷看,一直寻不着,今朝翻箱子看到了! ”仁仁姆妈老兴奋,拿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叫林奶奶晶晶阿娘看。
“啊,是《冯秋萍毛衣编织花样与技巧》!这本书真正好!老有用咯!我也有几本”,林奶奶是绒线编织能手,“早晓得侬要,我可以借给侬用。”
“现在,小人大了,有点辰光了,想结结白相相,再么,打扮打扮屋里几个小姑娘。”
林奶奶突然发觉平时蛮欢喜讲言话的晶晶阿娘,今朝特别安静。
“晶晶阿娘,侬结绒线也老有水平咯,最近啊有结点新花样?”
“咳,哪里有心相结绒线,我心里烦煞!”晶晶阿娘重重叹口气。
得知晶晶阿娘的苦恼,仁仁姆妈林奶奶劝阿娘覅心急,大家想想办法看。
第二天,林奶奶拿了两只军用水壶来看晶晶阿娘。
林奶奶讲,伊和林爷爷在难民署工作时,常常要到实地考察,他们俩各有一只军用水壶,请阿娘顾妈到体检那天,带两军用水壶的白开水,捱到阿彦快称体重时,叫伊把两壶水喝下去。
林奶奶讲:“只有这个办法了。总不能因为体重差一点耽误阿彦一辈子。”
阿娘做事体把细(谨慎),体检那天一早,就叫阿彦喝水,吃一大碗泡饭,两只高庄馒头,两只鸡蛋。为了前途,阿彦狠了性命照做。
轮到阿彦称体重快了,阿娘叫伊把两壶水喝下去,阿彦一早已经喝了交关汤汤水水,肚皮里早就可以撑船了。伊觉得稍不小心,打个喷嚏,或打个饱嗝,肚皮里的水就会像喷泉一样从喉咙口喷出来,好不容易喝下一壶水,肚皮胀啊,差不多要呕了!
“阿娘,我实在喝不下去了呀。”阿彦哭出呜拉哀求。
“侬大学想读伐?侬一定要喝下去!……大不了裤子弄龌龊,我帮侬带了揩身毛巾替换裤子了。”
阿彦硬着头皮喝,只觉得胸口闷,肚皮胀,内急得痛苦。阿娘盯牢伊一口一口把水喝下去,还不许伊在称体重前去洗手间,叫伊一定屏牢,要“熬勒咳”。
终于轮到阿彦了,伊马上踏上磅秤,一看体重指针在50公斤上停了一停,接着偏向52公斤,在52公斤上停了,阿彦一看立刻跳下磅秤,像只没头苍蝇,横冲直撞,疯子一样没命地往洗手间冲……。
阿彦终于体检合格,阿娘心上一块石头落地!
回家路上经过陕北小菜场,阿娘讲:
“阿彦,侬现在肚皮‘撤空’了,恐怕呒么52公斤了,不相信,侬去那只磅秤,称称看。”
阿彦和阿娘一道走到那个磅秤旁,阿彦踏上去一称,
“喏,侬看,50公斤不到!”阿娘得意地对阿彦讲。
“伊超过50公斤!” 一旁的菜场工作人员讲,“阿拉这只磅秤不准咯,偏轻,相差三,四公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