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38弄 “高中馒头“
上海又入梅了,雨淅淅沥沥落个不停。
“𤸼𤻃黄梅天,真正叫人心烦气躁!“晶晶阿娘盳盳窗外灰蒙蒙的天挂下来一丝丝,一丝丝的毛毛细雨,“咳,老天爷哪恁不吃力,落个不停,迭个雨真正落得叫人心烦!里里外外湿嘚嘚,揩都揩不干。”
“就是呀,我拖过两次地板了,刚刚还拿前天扎的新拖把拖了一边,侬看,一息息又返潮了,踏来踏去湿嘚嘚,湿嘚嘚真正𤸼𤻃煞了。”顾妈老要清爽,到处揩得干干净净,一到黄梅天伊整天一块揩布,一只拖纄上上下下揩个不停。今朝,伊揩得更加勤力,阿娘蒸馒头,一缕缕蒸汽不断从蒸笼冒出来附在墙上凝结成一串串水珠流下来,流下来,在煤气灶台上积成一滩滩水,顾妈不停地用干揩布揩。
“好了,好了,蒸好了,不冒水蒸汽了。”阿娘揭开笼屉的罩盖,低头吹开阵阵雾气,看笼屉里的馒头。
突然,一只手越过阿娘右肩,直接从笼屉里抓走一只馒头。
“啊,啊!”阿娘吓了一大跳,刚要定睛看,又有一只手越过阿娘的左肩直掏笼屉抓
走一只馒头。
“咯咯咯咯!”一阵笑声,“乒乒乓乓”一阵跑步声,等阿娘回过神来,已经不见人了。
“阿康阿庚两介头!”顾妈报告。
“肯定是这两个馋痨胚!还会有啥人?!要是阿彦来捞了吃,我要开心煞了。”
阿娘讲的是真心话。
这些馒头是阿娘昨日从陕西南路买来,今朝蒸蒸热,给几个孙子孙囡吃,尤其要给阿彦吃。
上个礼拜,刘奶奶拿来一盘馒头,阿娘看到阿彦老要吃,决定自家做馒头试试,为了阿彦,阿娘啥都愿意做。伊去买鲜酵母,碰到135弄苏州好婆,苏州好婆听说阿娘想做馒头,当头给阿娘一瓢冷水:
“哎哟哟!㐻做馒头?只听说㐻宁波人做臭冬瓜,㬟听说㐻宁波人做馒头,不是要泼㐻冷水,㐻馒头想做得跟老山东刘奶奶一样好?那么真叫鼻头上挂鲞鱼——嗅鲞(休想)!㐻还是省省力气罢!呶,讲给㐻听,陕西路,陕西南路,亚尔培公寓对面,一爿门面只有一米宽的小店家卖的山东高庄馒头真正好,不相信,㐻去买趟吃吃看。”
阿娘当然相信,苏州好婆的嘴巴是出名的一流一级挑剔,伊讲好吃,绝对不会错。
第二天下半天,阿娘带着顾妈去陕西南路买高庄馒头,刚刚走出弄堂,阿康阿庚尾随来了。
“倷来做啥?”阿娘问。
“帮侬拎呀,阿娘,馒头老重咯呀!”阿康不但皮,嘴巴还乖巧。
“讲得好听,帮我拎,还不想跟我去,一路上让我买点给侬吃吃。功课做好了呒么?今年,倷要考初中了,魂灵长点勒咳!”
一行四人沿着陕西南路一路寻过去,到了亚尔培公寓,一看,马路对面有人排队,有人拎了一袋袋馒头,小店到了,阿康阿庚赶紧穿过马路去排队。
队伍蛮长,听排队的人讲伊拉也是从老远乘车过来,看来,这爿小店已经名声远扬了。
“上海滩街角弄底旮旯里的小店,交关门面侪跟这爿店一样只有一米,覅看这些店家小,物事侪一等一级,顶呱呱咯!”阿娘感叹。
“是啊,是啊!”队伍里马上有人接口,“石门一路,工惠医院对面的宋记,专卖每枚只有樱桃大小,皮薄馅足的鲜肉一口酥、豆沙一口酥、椒盐一口酥、芝麻一口酥、芝麻薄脆饼、苔条薄脆饼的店家也是迭恁一爿店小名声大的糕饼铺。”
“西海电影院旁边的生煎馒头店,叫啥名字?这爿小店家,卖相再普通呒么了,做的生煎全上海第一。”
“育才中学对面的炒面大王门面也不大,里面的两面黄味道覅太赞哦,打耳光也不放呵!”
“这条马路朝南走,美新的汤圆,冷面,冷馄饨味道一级了。”
大家越讲越起劲,大家的言话也提醒了晶晶阿娘,阿彦不欢喜吃饭,这种点心说不定伊要吃,可以买点。
一息息,阿娘排到了,一看笼屉里的高庄馒头着实讨人欢喜,店铺的人讲,他店里的高庄馒头不是用酵母剂发面,而是用上一次发酵面团里取出的,含有大量发酵曲的“老面”发面。伊揉面也有讲究,每一个面团须在案板上经历二十多次的反复搓揉,反复捶打,反复抻拉,这样处理过的面团做的馒头才会暄松,韧劲,富有层次,富有弹性,带有诱人的麦香、面香。
阿康听得馋煞,阿娘刚刚付了铜钿,伊就从阿娘手中抓过一只馒头,用手掰开,果然,馒头层次分明,阿康咬一口,连连讲好吃,让阿娘,顾妈,阿庚侪咬口尝尝。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阿娘满意地连连点头。
回家路上,经过美新,阿娘又去买了几盒美新的汤圆给几个孙子孙囡放学回家当点心。
阿娘只希望几个小人,尤其是阿彦能多吃点,身体结实点,今年,屋里这几个小人侪要参加升学考试啊!
138弄的人家听阿娘讲高庄馒头好吃,侪去买。
林奶奶家吃高庄馒头涂黄油和果酱;仁仁家吃高庄馒头,在蒸热的馒头里夹香葱炒鸡蛋,现在家里有生蛋鸡,鸡蛋不愁呒么,仁仁姆妈欢喜高庄馒头上涂芝麻酱花生酱,仁仁爹爹呢涂黄油加醉白腐乳。讲这是中西合璧;晶晶阿爷欢喜高庄馒头夹肥壮的红烧肉,晶晶阿娘做人家人,吃白馒头,伊讲:“嘎好的馒头,跟新大米饭一样,空口白吃味道也交关赞!”
几个女小人仁仁、晶晶、文颖、囡囡吃高庄馒头欢喜一层层“剥”了吃,先“剥皮”,把馒头最外面一层韧劲十足的面皮剥下,鼻子凑上去深深呼吸,享受从温热馒头深处散发出来的淡淡面香,再把那张“皮”,放入嘴里慢慢嚼,品味麦面那丝丝天然甜味。然后,把层次分明,又暄又绵的高庄馒头一层层撕下来吃。
晶晶家早饭通常是泡饭过酱菜或过夜菜,有辰光买点大饼油条粢饭糕。现在阿娘天天给四位要参加升学考试的孙子孙囡吃高庄馒头,不,是“高中馒头”,晶晶阿娘已经把高庄馒头叫作“高中馒头”了,讨个口彩。
“孙子孙囡读书是头等大事啊!阿拉当大人的辛辛苦苦赚铜钿为啥,还不是为了小辈。现在么,就是天天要让伊拉吃好,老实讲,我自家结婚嫁人还呒么嘎上心!”阿娘坦言。
阿彦今年考大学更是阿娘“最,最,最重要的大事体,这关系阿彦的前途啊!”
阿娘不晓得从哪里打听到,升大学体检标准规定:男生身高起码要五尺以上,体重不能低于90斤。假使体检不合格被取消高考资格,学习成绩再好也白白里(白费力气)。
阿彦的身高,阿娘一点不担心——阿娘只有大孙子一半高,要看阿彦的头顶心,须爬在红木方凳上。但,体重就难讲了,阿彦瘦瘦高高,长得像根细细、长长、瘪瘪的绿豆芽!90斤恐怕呒么!阿娘担心!
阿娘看到阿彦的同学,刘爷爷家的刘小虎长得实实墩墩,走起路来咚咚咚,脚下石骨铁硬的水门汀都要踏出瘪塘凹洞,哪像阿彦走路像唱绍兴戏的花旦,蚂蚁都踏不死。打听下来,刘小虎一顿至少吃三个山东实芯大馒头,山东烙饼能吃两只,韭菜猪肉饺子能吃三大盘。
看着刘小虎魁梧的身躯,晶晶阿娘更加坚定了让阿彦多吃,吃好的决心,尤其要让阿彦吃“高中馒头”。
现在,每天早饭,阿娘规定阿彦吃两只高庄馒头,其他小人一人一只。
开头,阿彦蛮要吃,两个礼拜下来,伊看见高庄馒头就头胀胸口闷,伊觉得还是汤洛洛的泡饭,咸咪咪的酱菜对胃口。每天早饭辰光,趁阿娘不注意,偷偷把馒头从台子下面塞给眼巴巴等在一旁的阿庚、阿康、晶晶、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