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138 弄 “弄堂南泥湾”
“哈哈!有馒头吃了!”
阿庚、阿康、晶晶、仁仁、文颖几介头看望好“小耳朵”回家,刚刚踏进弄堂,就闻到一股面食的麦香,大家一看阿娘,林奶奶,还有仁仁姆妈各人手捧好几只雪白雪白的馒头正客气地向刘奶奶道谢,哈哈,刘奶奶又送馒头了!
刘奶奶是14号新邻居,她和刘爷爷都是老革命。
刘爷爷曾经是晋察冀边区出名的神枪手,是扒铁路、炸碉堡、毁桥梁、截军列,把钢刀插入日本鬼子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的铁道游击队英雄。参军后当上了侦查连连长,屡建战功,可惜,渡江战役中受了重伤,上海解放后,他服从组织安排,从部队转业,在上海新成区区委工作。1960年,新成区与江宁区并入静安区,他当上了静安区委的领导干部。
刘奶奶也是敌后武工队成员,因缠过小脚,不能扒火车,炸桥梁,她组织妇女做军鞋,运干粮,冒着枪林弹雨送情报,护理伤病员,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日女英雄。
老爷爷和刘奶奶为人朴实谦和,生活勤俭节约。刘爷爷始终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旧军装,一双刘奶奶为他缝制的玄色圆口老头鞋,冬天外面披件美式麦尔登呢军大衣,是他立功后奖励的战利品。刘奶奶完完全全山东大娘装束,梳一个挽在脑后的发髻,身着过膝玄色大褂玄色布裤,裤腿在踝部扎紧,一双解放小脚上套着白布袜子玄色尖口布鞋。
阿爷、阿娘、林爷爷、林奶奶、仁仁爹爹姆妈,138弄老老少少侪晓得刘爷爷刘奶奶是抗日英雄,刘爷爷身上好几处还有残留的子弹碎片,非常敬重他们。
阿庚阿康对刘爷爷佩服得五体投地,伊拉最要听刘爷爷讲打仗的故事。看到刘爷爷有空,左一声刘爷爷,右一声刘爷爷,缠着刘爷爷请他讲敌后武工队的故事,和刘爷爷一起唱《谈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刘爷爷也欢喜这对双胞胎,见到他俩总不由地感叹“这两娃咋长得一模一样!”晶晶阿爷看到阿庚阿康老跟刘爷爷在一起,难免有点酸溜溜,“两个小鬼跟老刘比我还亲热。”
刘爷爷刘奶奶在搬来之前就了解到138弄里住着数家为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出钱出力的爱国资本家与爱国华侨,对左邻右舍非常尊敬。
刘爷爷工作繁忙,早出夜归。刘奶奶不愿闲着在家里当干部家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家庭,投身国家建设,她热情向街道食堂做面食的阿姨阿婆传授蒸馒头、摊烙饼、包饺子的技巧,周边邻居侪晓得138弄旁的街道食堂的馒头,烙饼,饺子是嘀嘀呱呱正宗北方面食。
刘爷爷和刘奶奶勤快务实。搬来后不久,刘爷爷觉得花园中间一片草坪太浪费——好好的地种草干吗?
不久,他们家花园里的草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五畦菜地,整整齐齐地种着一行行韭菜、大蒜、茄子、西红柿、红绿辣椒。刘爷爷乐呵呵请众邻居参观:
“你们来瞧瞧,俺来个彻底革命,把草全拔了,种了菜……,你们看,绿油油的一片,草地绿油油一片不能吃,俺这蔬菜地绿油油一片好看,还有新鲜蔬菜吃!……俺这里是上海的南泥湾!”
曾在英国留学的文颖爷爷和16号李文华医生看到后难免觉得有点可惜:草坪种植保养不易,一片优质草坪至少要花十年心血。
著名的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内的草坪已有八百年多历史,比美国的“国龄”还长。在牛津与剑桥这两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学府内,仅少数人有特权可在草坪上行走,比如,剑桥规定:The right to 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college courts is exclusive to Fellows of the college and their guests。只有剑桥的院士及其来客才权利在草地上行走,一般人是不能踏上草坪一步的!而这些“Fellows of the college”出于爱护草坪很少动用此项特权。
但,刘爷爷的菜园子颇受晶晶阿娘、林奶奶、仁仁姆妈等主妇们的欢迎,买菜忘了顺带买葱蒜时,只要敲敲14号的门,问题就解决了。刘爷爷和刘奶奶特别客气,每次还要送上一大包韭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
晶晶阿娘、林奶奶、仁仁姆妈觉得一直这样麻烦刘家不好意思,决定在自家花园也开辟一个小小菜园子,她们不想破坏草地:晶晶家的草地是阿爷打太极拳的地方;文颖家比较洋派,草地是林爷爷林奶奶喝下午茶和举行garden party的场所;仁仁家的草地是仁仁爹爹姆妈周末负暄和小人白相的乐园,都不能舍弃。最后,三家人家在顾妈,阿芹,阿巧三位“农活专家”带领与带头苦干下,在各自车库边向阳处开了两米长一米宽一小块地做菜园子,种点葱蒜,种点香菜,种一小片韭菜。
姆妈把翻土,除草、拎水浇花浇菜任务交给仁仁:“侬从小吃牛奶,吃奶粉,长得比几个姐姐壮,力气大的像头牛,侬负责菜园子。”爹爹讲,“劳动好,春华秋实,最能体会天道酬勤的真谛。”
仁仁干得很卖力。
晶晶、文颖看到仁仁在菜园子忙得不亦乐乎,也自告奋勇担任起管理自家菜园子的工作,三个小姑娘忙得开心,相互帮忙也相互竞争。
自从家里有了小菜园,有了自产韭菜,一到春天吃春饼,仁仁姆妈用自家菜园子里的嫩韭菜,加上切成细丝的嫩笋丝,涪陵榨菜丝,五香豆腐干丝,扚去根须与芽头的绿豆芽,加点肉丝和鸡蛋一起炒,最后撒上自家小菜园现摘的香菜,炒熟的白芝麻,淋上麻油,做成包春饼的配菜。这样的春饼香、鲜、爽口,味道好极了,仁仁总归吃了还想吃,吃到打饱嗝,肚皮鼓得像“爆开西瓜”,还不肯停。
小菜园的收获让仁仁姆妈尝到甜头,又在花园竹篱笆旁种了一棵枸杞。
枸杞很会长,过了两年爆出许多新根,抽出许多新枝桠,蓊蓊鬱鬱爬满整个篱笆墙,春天,姆妈摘下嫩绿的枸杞芽做时鲜菜:枸杞芽炒笋片肉片、枸杞芽炒蘑菇肉片、枸杞芽炒鸡蛋。枸杞芽也可凉拌:摘下枸杞芽,烫水焯一下,切细,加开阳末、豆腐干丁、鲜酱油、香油凉拌,清雅灵秀,爽口脱俗一盘。等枸杞叶子长大了,仁仁姆妈会摘几片罯在刚烧好的红枣糯米粥上,盖上锅盖窨一两分钟,红枣糯米粥便有了几许诱人的清香,姆妈讲这是“春天的香味”。姆妈相信枸杞明目清火,这样的粥吃了看书眼睛不吃力。一到秋季,枸杞子熟了,像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在绿叶丛中随风摇曳。仁仁按姆妈的关照,每天放学回家看见红得熟透的枸杞子就摘下来,放在竹篾蓝里,晒干了泡茶。仁仁不太舍得摘,这些小“灯笼”实在太美,太可爱了。
晶晶阿娘见仁仁姆妈种了枸杞藤,也在自家花园种了一棵,还种了几棵丝瓜。晶晶阿娘讲,种丝瓜交关上算,嫩的好吃,老的好做丝瓜筋,汏浴必需品。
仁仁姆妈一听,马上在自家花园种了三棵丝瓜。
仁仁家的篱笆墙色彩随季变换,丰富起来:枸杞藤上淡淡紫花谢了,结出了滴血般鲜红的枸杞子;丝瓜藤上嫩黄瓜花谢了,花蒂渐渐鼓起来,熙阳照照,雨水淋淋,日长夜大,悄悄地变成一条条翠绿色丝瓜,有趣极了。
姆妈讲,有菜园子真好,生活变得便当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三日两头去麻烦刘奶奶家了。
仁仁姆妈蛮感激刘奶奶,枸杞抽芽,摘了嫩芽给刘奶奶做菜,可他们不吃枸杞芽,只吃枸杞子,而且偏爱宁夏产的枸杞子。
今天,刘奶奶又蒸了几屉山东大馒头各家送送,晶晶阿娘,仁仁姆妈,林奶奶三个人捧着白白暄暄的馒头又开心又不好意思,迭个哪恁办?
“有来无往非礼也”,夜饭吃过,晶晶阿娘拖着林奶奶来仁仁家商量哪恁谢谢刘奶奶。最后,决定到了端午节包些好的粽子送给两位欢喜糯米食品的刘爷爷刘奶奶。现在,离端午节还有蛮长一段辰光,先去沈大成买点糯米粉糕团,如条头糕,方糕,双酿团送给两老,表表心意。
晶晶阿娘正好黄泥螺吃光了,仁仁姆妈想买点南风肉烧小豌豆菜饭,买点扁尖烧烧汤,约好一道去,叫上晶晶仁仁帮忙拎东西。
“晶晶仁仁,明朝放学马上回来,一道去沈大成!”晶晶阿娘关照。
“晓得啦!” 晶晶高声答应。这是桩美差,跟阿娘去买吃食,肯定能“捷足先尝”,先尝几口好东西。
(图片取自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