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
都说,首位食蟹者勇,首位食螺者呢?
不清楚人类何时发现螺可以吃,也不清楚谁是吃螺第一人。
有关史料表明,世界各地沿海,河流湖泊地带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各式各样贝丘遗址,比如,距今约30万年的法国尼斯阿玛达(Nice,Terra Amata)遗址中就发现有少量贝壳堆;南非海岸线周围的洞穴内发现具有13万年历史的贝丘;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里亚(Cantabria)莫斯特遗址(Mousterian Sites),澳 大 利 亚 蒙 哥 湖(Lake Mungo)遗址都发现距今35000—24000年不等的贝丘。
最初,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是这些贝壳堆积是季风、水流、潮涨潮落等自然因素所致,而非人类行为。约在1806年,丹麦考古学家尼厄鲁普(Rasmus Nyerup)在挖掘若干贝壳遗址后,发现遗址中的贝类均为成年个体,包含多种栖息于不同区域的贝类,还有人工遗物、木炭和动物骨骼等。丹麦科学家经过多年对贝壳堆的研究,于1848年,将此种史前人类定居点内,主要由废弃贝壳及人类社会活动遗物形成的 “厨余堆积”(kitchen midden)称为贝丘遗址。
考古者根据在大多数地区和国家发现的贝丘遗址认为,约15000 年之前,人类已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水生动物资源。
我国沿海和内陆如湖南、云南等的河流湖泊区也发现大量贝丘。
在中国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整整40年之后的2013年10月,一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让深埋地下的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山贝堆“浮出水面”,这是浙江和长三角地区的首个史前沿海贝丘遗址,是中国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海洋文化遗址,这个深埋于地下10米井头山贝堆遗址将宁波地区人类活动史又向前推到距今8000年左右。
在云南,享有“高原明珠”的淡水湖滇池水资源丰富。近千万年来,滇池的鱼蟹虾螺滋养了这一方人民,这一方文化。这里贝丘众多,有的贝丘甚至高达七米,足以证明贝螺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食源之一。
人民感恩滇池博大恩泽,珍惜滇池无私的馈赠,哪怕是细小的一枚枚螺蛳壳也不随意扔掉。鉴于螺蛳外壳坚硬,内有孔穴,当地人民将螺蛳壳混入黄土造房盖楼。这些由螺蛳壳建造的楼房坚固结实,不怕飓风大浪,而螺蛳内孔穴构成天然绝缘空气层,使螺蛳壳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
螺外貌不扬,壳外部暗淡丑陋,内侧灵光闪烁,异彩大放。贝螺这一特点激发了人民无限想象力,由此螺钿工艺诞生了。
早在中国周朝,人民就开始将贝壳螺壳做成首饰,日后,人们又把贝壳螺壳镶嵌在木器、漆器、铁器、铜器和金器上制成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螺钿工艺在东南亚广泛传播流行,并在唐朝时期传到日本。
贝螺不像螃蟹凶巴巴,尤其是螺,总是羞嗒嗒地深藏于螺壳与厣盖之内,给人一种神秘感,一则螺蛳的谜语:“尖尖宝塔五六层,和尚出门慢步行;一把圆扇半遮面,听见人来就关门。” 唤起人们遐想,《海螺姑娘》的传说就是一例。
贝螺和螃蟹同样鲜美,但小小贝螺的肉可食用,壳可造楼房,做工艺品,外貌平庸的螺似乎比凶悍的螃蟹更有价值,更讨人民喜爱。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