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头、马兰头、本地豆及其他
《新民晚报》消息:时鲜春菜上市,香椿150元/斤!尝鲜“春味”有点贵
静安区武定菜市场了解到,香椿、马兰头、枸杞头、蚕豆等新鲜上市,颇受消费者欢迎。其中香椿的身价最高,达到150元/斤。摊主介绍,第一波刚刚上市的香椿,进货量少,是最鲜的“嫩头”,所以目前售价比较高。而马兰头、枸杞头、蚕豆十几元一斤的价格相对亲民些。

香椿头

本地豆
馋煞!馋煞!上海人好口福!
囡囡肯定吃到了! 一只电话挥过去,伊夜饭刚刚吃好,讲,今朝马兰头拌香干,马兰头嫩是嫩得来,香是香得来! 明朝吃葱炒蚕豆,本地豆,一粒粒比拇指还大!

马兰头
囡囡不讲么,我想晓得,讲了么,我真馋煞!

马兰头拌香干
不在上海,香椿头和马兰头,是呒么希望吃到了 !蚕豆,有希望!去年冬天,在车库后开垦出来的1.3厘菜地上播下了蚕豆种籽,现在已由3至4寸高了,叶子绿绿的,长势看上去还可以。哦哦,Keep fingers crossed!阿拉自家院子里种出来的,应该算是最最标准的“本地豆”伐?忍不住告诉囡囡。
“侬院子里种出来的只能算外国本地豆。” 囡囡笑话我。

我家的蚕豆有三,四寸高了。
“那么,侬吃的也只能算上海本地豆、蚕豆真的发源地好像在伊朗哦!蚕豆原本该叫胡豆,现在四川人还称其胡豆,四川出名零食那个怪味豆,不就是叫‘怪味胡豆’”?
老早嚮,中国汉族人,称北方和西方民族为胡人,凡是”姓胡”蔬果,比如胡萝卜、胡葱、胡桃,也叫核桃,还有黄瓜,以前叫胡瓜,都是在两汉,两晋南北朝时从西北陆路运进来的; 凡是“姓番”的,像番茄、番薯、番石榴等都是南宋至元明朝时期“番舶”来的, 长毛洋人的船运来的辣椒,原先叫番椒,也是从洋鬼子那里运来的;清朝至民国时期进入中国的东西,大多“姓洋”,洋葱,洋山芋,洋白菜等等。交关日用品也“姓洋”,喏,自来火叫洋火,还有洋铅桶、洋油灯,洋枪洋炮、洋学堂,“姓洋” 的东西交交关。
“侬晓得的物事哪恁嘎多?”囡囡口气中透着佩服。
“刚刚查了有关资料!”我忍不住笑出声,“阿拉装卸工,装点书里的东西,卸下来作为聊资。”
“个么,呒么原产地是中国的蔬菜水果了?”晶晶突然插了进来,哦,伊上了云聊。
我查过了,原产中国的有:水芹、萝卜、荸荠、竹筍、韭菜、茭白、莲藕、鸡头米等。中国引进外来蔬果较多,外国几乎呒么引进啥个中国蔬菜水果。相比之下,中国人比较open-minded,敢冒险,敢尝试,所以第一个吃蟹的人肯定是中国人,后面还跟着千千万万个吃蟹的中国人。
“老外死脑筋”,晶晶讲,“不讲别的,外国人好像只吃伊小辰光,伊拉姆妈给伊吃过的东西,其他食品好像都不敢碰的! 我有一个英国朋友,带伊去吃中餐,帮伊点了一道宫保鸡丁,伊觉得好吃,记牢宫保鸡丁的号码是‘47’。以后,每次到这家中国餐馆,盯牢‘47’号菜。有一次,伊到另一家中餐馆去就餐,伊还是点‘47’号,结果端上来的菜不是宫保鸡丁,伊傻脱了。外国人懝头懝脑!伊拉就盯牢几样菜吃,侬看看,这里超市,除了黄瓜、菠菜、辣椒、芹菜、番茄、茄子、胡萝卜、卷心菜,呒么其他蔬菜了!一年到头这几样菜,也不晓得去引进点新鲜品种!”
还加,伊拉烧菜也烧不来,样样蔬菜不是生吃,就是cook it to death!菠菜被伊拉烧得糊哒哒!呒么一点生气。”
阿拉上海人称菠菜‘红嘴绿鹦鹉’,多少好听!炒菠菜,菠菜的红根要留一点,这是鹦鹉的红嘴,菠菜要炒得碧绿生青,那么,‘红嘴绿鹦鹉’漂亮了!秀色可餐!”

自家种菠菜。就有“红嘴绿鹦鹉”吃!
倷看见过外国人烧的菠菜伐?要听阿拉的经历伐?头一次看到的辰光,我家小狗花花正好拉了几天“青屎”,看到餐厅师傅把一勺菠菜舀到我盘子上,我一下子就想呕了!从此,敬而远之。”
“老外的其他菜也是烧得烂糟糟糊哒哒”,囡囡讲,“ 我在美国进修时,看过一个电影‘Ratatouille’,据说,Ratatouille还是一道法国家喻户晓的名菜唻,我看看是乱七八糟的大杂烩,呒么吃头嗰!”

‘Ratatouille’

‘Ratatouille’的食材
“呒么吃头!绝对呒么吃头!” 我太同意了,“在法国同事家里吃过,一锅燉!大杂烩!法国同事讲,ratatouille 烧起来方便,而且烧一大锅可以吃好几顿。伊每次烧一大锅,每顿舀一两勺出来吃。服帖法国厨娘伐?伊拉法国老公小人真正好脾气!蔬菜要吃新鲜啊!蔬菜又不是冬天吃的水笋烧肉,越炖越糯,越炖越油润。倷讲,对伐?咳,伊拉不懂!伊拉就是有香椿头,马兰头,也烧不好,所以么,老天爷也不给伊拉。”

野马兰头

野荠菜
“外国人戆,不懂得吃,有时也是中国人的福气”,晶晶讲,“英国郊外,一到春天,满山满坡野荠菜,英国人戆,不懂,不会採来吃。我每年春天,总归和家人远足一两次,顺便採点野荠菜。野荠菜清香扑鼻,清鲜可口,每次炒肉丝,包馄饨,总归吃得锅底朝天!现在不对了,英国的中国人兆兆番,一到春天满山满坡是採野荠菜的中国人。这几年,野荠菜少的几乎看不见了,被中国人採得成为“频危物种”了。
“阿拉这里野荠菜不太有,不过有不少蒲公英和马齿笕”,我讲,“上次在院子拔野草,为春耕春播做准备。微信向老同事汇报‘战果’,伊拉穷叫:‘蒲公英和马齿苋不要掼脱啊!这是野菜啊!不容易买到,价钿老贵!’ 据说,上海人现在时兴吃野菜,像蕨菜、蒲公英、马齿苋……,名曰‘尝尝春天的味道’!囡囡,是迭恁伐?”

马齿苋
“是啊!前几天还有朋友到郊区去採蒲公英了,还分给我一点,马路旁的野草现在都当宝货了!咳!现在是One man’s poison is another man’s meat!”
“外国人真的老奇怪嗰!” 晶晶又讲,“伊拉蔬菜生吃,连青椒,芹菜都生吃,肉么,伊拉不烧熟,要吃血淋带滴的,还生吃牛肉,伊拉有道菜,叫 ‘Steak tartare’,牛肉糜拌鸡蛋,拌洋葱,加盐,加胡椒…..,据说,是成吉思汗带到欧洲去的。我看见老外吃过,吃得唇边血印点点,像非洲原野上专吃腐肉的豺狼(hyena)真正不堪入目!” 连那位Mr. Bean 都不敢吃啊!

Steak tartare

专吃腐肉的豺狼(hyena)
阿拉就想不通了,伊拉,蔬菜大多数生拌, 荤菜呢,要么生吃,像‘Steak tartare’, 要么BBQ,伊拉根本不需要好的厨房,但,伊拉装修厨房来蛮起劲,还讲,厨房是一家最重要的地方,倷想得通伐? 阿拉邻居还像煞有架势,在厨房间做了一个food preparing island,伊拉又不像阿拉中国人要切,要斩, 要把食料切成丁,切成条,切成片,或者斩成滚刀块……,伊拉一大盘烂糟糟糊哒哒端上桌,叫大家自家舀,自家用刀叉切,要啥food preparing island?!”
老外还叫人搞不懂的是,伊拉的餐厅永远光线不足。阿拉中国人请客吃饭,总归要在名堂大厅,布置的灯火通明,就连《智取威虎山》里的土匪头请众匪徒吃饭,也讲究‘山里点灯,山外点明子’”。
我想,只有一个原因:老外肯定明白自家的菜肴烧得太蹩脚,太不上台面!太见不得亮光!光线明亮,看得真切,还会有人动筯了?”

The Black Dinner
伊拉还假模假样装有情调,不开灯,点几根蜡烛,每人一副銀光闪闪刀叉。第一次在美国应邀参加感恩节夜宴,坐在烛光摇曳,刀光叉影,暗怵怵餐厅里,不知怎么想到1440年发生在英国爱丁堡的Black Dinner,恍恍惚惚觉得餐盘里盛的不是烤火鸡,而是一个黑乎乎的牛头(black bull’s head, 在英国古代black bull’s head意味着死亡),尽管明知自家一介平民无人会加害,还是有点吓兮兮,寒老老。”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